清朝时期的书法,在馆阁体成风的大趋势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,比起唐宋是远远不如,遑论魏晋。
这所谓的馆阁体,在清朝洪亮吉《江北诗话》一书中有过记载:“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,谓之馆阁体,类皆千手雷同。”
也就是说,这样的字体千人一面,千篇一律,可这样的字体却被读书人捧为“金饭碗”。
因为当时有一句话叫做“无欧不点元”,也就是说你如果不用乌黑方正的“馆阁体”在科举考试中答题,那么你一定不会中举。
可是,也并非所有人都受到了“馆阁体”的影响,在乾隆年间有一位风流探花郎就冲破了馆阁体的限制,将书法写出了自己的风格,此人就是梁诗正。